ADHD 兒童為什麼打電動就可以很專注?

  • 2024/11/23
  • 李亭儀 醫師

小河,現在8歲半,與父母同住,就讀小學三年級。她經常無法完成作業,每晚都因此與父母發生爭執。父母抱怨小河表現被動,缺乏專注力,時常發呆,似乎不太在意學業成績。無論是勸說、哀求還是威脅懲罰,似乎都無法讓小河「聽話」。但打電動和看電視時,小河又顯得非常專心。自從升上三年級後,她的成績出現明顯波動,從70到90分不等,有時甚至會不及格。此外,父母也常抱怨必須不斷催促她吃飯、洗澡等日常活動,而她的書包和房間總是凌亂不堪,經常找不到東西。

小河自己也察覺到,當在學校上課時,如果感到無聊,她就會分心,開始玩弄桌上的小玩具。她常與隔壁的同學聊天,結果被老師責罵。有時,她會忘記帶作業和鉛筆盒。考試時,她容易漏題或粗心大意,失去許多分數,這讓她感到非常灰心。小河形容自己就像一台運行緩慢的電腦,常常卡住。她自認為已經很努力了,但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結果不僅被老師批評,還經常被父母責備。

此外,小河還提到自己在學校幾乎沒有好朋友,其他同學似乎喜歡捉弄她。由於她經常被老師糾正,這也成為同學取笑她的原因。在與同學玩遊戲時,小河的情緒反應通常比較強烈,時而突然大笑,時而突然生氣,生氣時甚至會有想打人的衝動。

後來,小河的父母在網路上看到兒童『注意力不足』的相關資訊,而且想到老師之前也曾提到她可能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並建議父母帶她去做評估。

『懶惰、被動、不聽話、不乖、故意的』—— 這是初診 ADHD 時,在診間中,相當常聽到家長的抱怨。而孩子也會說,『我已經很努力,我才不是故意的!!』實在是辛苦孩子也辛苦家長了。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一種症候群,會有多種症狀,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過動、衝動以及其他執行功能的缺陷。而目前已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ADHD 具有生物學病因,主要與大腦的前額葉皮質的多巴胺失調相關。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與我們的執行功能高度相關,執行功能用來幫助我們計劃、組織、做決策、控制情緒、調節行為、並達成目標。簡單來說,就是『計劃工作並按計劃行事』的能力。

這也可以來解釋家長們時常好奇的問題:『 ADHD 兒童為什麼打電動就可以很專注?』

  • 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遊戲通常具有快速反應、動態畫面、聲光效果和即時獎勵,這些都能夠刺激大腦的多巴胺系統,讓孩子感到愉快和滿足,從而維持專注力。
  • 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執行功能缺陷使得 ADHD 兒童難以維持在無聊或重複性任務上的專注力,比如寫作業或整理房間。這些活動缺乏立即的回饋或獎勵,對他們來說難以保持持續的動機。
  • 然而,電動遊戲不僅提供即時回饋,還有清晰的目標和結構,這有助於降低執行功能的需求。因此,儘管他們可能在其他活動中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但在玩遊戲時卻能表現出相對較高的專注力。
  • ADHD 小孩的「專注力問題」並非全然缺乏專注力,而是專注力的調節問題,他們更容易被高刺激和高回報的活動吸引。而這也突顯了需要利用結構化、具有吸引力且能提供即時回饋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在其他重要的任務中維持專注。

更多關於 ADHD 的問答,歡迎瀏覽 ADHD 懶人包 ~

  • 太陽雨信義身心診所
  • 地址:敬請期待
  • 大眾運輸:台北 101/世貿捷運站 2 號出口(步行至診所約 3 分鐘,300 公尺)
  • 自行開車:信義國小地下停車場(40 元/小時,步行至診所約 3 分鐘,250 公尺)
  • 電話:敬請期待
reservation